成立于100多年前的光明乳业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其产品组合包括酸奶、发酵乳、牛奶和益生菌等。
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涉足益生菌研究领域,并于2003年开始申请自有菌株的国际专利。
光明乳业研究院院长刘振民博士接受《NutraIngredients-Asia》采访时说,公司的新品研发重心在于透过食用功能性食品和饮料,达到疾病预防的功效。
他说:"我们更加关注“治未病”,发酵乳可以从营养阶段会进入到功能阶段。功能发酵乳也会带来产业结构升级;这也有利于做强做优乳业、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公司旗下含益生菌的产品包括常温酸奶品牌莫斯利安,里头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L99。
询及未来计划,刘博士说,接下来可能会推出可调节血脂、体重管理、调节情绪和改善记忆力的功能性酸奶。
公司早前已为旗下可调节血脂的植物乳杆菌ST-III申请专利。
目前,这支菌株也用于旗下品牌‘畅优’系列酸奶,其产品有调节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公司也为另一支可调节血压的干酪乳杆菌LC2W申请专利,目前应用于酸奶品牌‘健能’系列产品。
乳酸菌菌种资源库
光明乳业自2011年就收集了超过5400支菌株,集结成乳酸菌菌种资源库。这些菌种都是从中国主要的乳制品产地取出,例如新疆和西藏。
刘博士说:“光明乳业计划每年都会到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进行乳酸菌资源的收集,扩充乳酸菌资源库。” 他表示,四川泡菜也是另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收集菌种后,下一步就是按照国际标准,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分子分型和表型分析,建立完整的菌株档案。
之后,公司会釆用多种体外及体内模型选育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益生性乳酸菌。
“(我们也会检测)菌株在用于乳品制作时,它的产酸率有多高,另外,它是不是可以产生一些好的代谢产物,比如胞外多糖,并且有没有良好的风味。”
接下来,公司也会利用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学等多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精准、精确、深入研究益生菌。
刘博士说:“我们也会不断研究这些菌株,用新的科学技术活性数量比较高,活力保持得更好,结合消费者需求和产品动态,创造更多酸奶产品。”
公司也会进行人体临床实验,进一步检测菌株对人体健康功能的益处。
本土特色
公司也计划根据药食同源的概念,把用于中餐的保健材料用于益生菌。
刘博士透露,可能会考虑把枸杞和红枣等材料加入发酵乳。
早前,光明乳业也与上药信谊签署战略合作,旨在研发新的益生菌产品,以乳制品为主,产品料明年上市。
乳制品为主
在益生菌产品剂型方面,公司将把焦点放在乳制品,例如发酵乳和酸奶以及条形小袋装粉末。
刘博士指出,发酵乳品营养丰富,方便食用,是益生菌的良好载体。
公司未来也计划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作条形小袋装粉末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