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印度政府已启动重大改革举措来保障食品安全、质量和营养,但食品和药品法规之间存在的灰色地带以及创新阻碍因素仍给印度食品和营养保健品行业带来不小的挑战。
业内专家对印度政府改善食品安全、质量和营养的努力表示称赞,但也强调,食品和营养保健品行业需要进行重大监管改革才能发挥最大成效。
例如,政府需要立即关注食品和药品法规之间的灰色地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GACC) 日前正在修订食品进口法规,此举有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此次修订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新规出台后,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可能不再需要直接向 GACC 注册其生产设施。
但行业专家警告称,随着新的细节陆续披露,企业必须保持警惕、灵活应变。
台湾规定,必须为作为非处方药 (OTC) 或处方药出售的维生素 B12 添加“慎用”声明。
添加此声明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对维生素 B12 所含成分钴过敏的消费者。
这是因为对钴过敏的人群中已出现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等病例。
韩国食品药品监管机构选择对绿茶提取物和保健功能性食品中使用的其他八种成分进行了安全性和功能重新评估。
作为一项标准程序,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 (MFDS) 需在批准保健成分 10 年后重新评估其安全性和功能。
石榴浓缩物、绞股蓝叶醇提取物粉末和玫瑰果粉末等其他保健成分也在接受重新评估。
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表示,声称能解酒的产品必须有人体应用测试数据作为证明。
与解酒相关的表述包括“酒后清醒”和“饮酒后次日”,使用这些词语的产品需要有人类数据的支持。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企业自行开展的人体应用测试,也可以基于系统综述的结果。